欢迎访问:

昌达国外文凭定制服务网

当前位置:主页 > 留学资讯 > 英国一年硕士到底是不是“水硕”

英国一年硕士到底是不是“水硕”

来源:昌达文凭网 发表时间:2022-12-05 浏览:80次

英国一年硕士到底是不是“水硕”

       Nancy是一名资深人力行政总监,在她看来,“水硕”其实是个伪概念。她说,“国内的孩子们读书,通过应试训练,会形成一种惯性思维,觉得(入门考试更)难的比容易的更有价值,含金量更高。但反过来说,所谓的含金量,就业市场上认不认,这是要打问号的。”
 
  她举了个例子,比如今年,招聘市场遇冷,校招阶段甚至没有开设提前招场次。这让她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,“往年会有鄙视链,什么清北的瞧不上985的,985的瞧不上211的,211瞧不上双非的。但今年大家就说,除了清北,大家都别谁瞧不上。”但没选上的人就比选上的人差吗?Nancy觉得未必,“企业是根据供需关系来看的”。
 
 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,Nancy记得,2016年以前,她在十个简历一般只能看到一两个或者两三个海外留学的学生,现在则变成了十个里面有三五个。客观上来说,海外留学回来的人确实更多了,但在这些人里,她见过有人英语都说不利索的,也见过非常优秀的,方差很大。
 
    但同样的情况,对国内读研的学生来说同样存在。Nancy以前碰到过一个网友,说自己同学大专毕业的,通过海外留学,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,有所不平。她说自己当时还回帖,“在(国内)考研的过程中,大家是特别努力的,但读研的过程中,也是有的卷,有的水,不对吗?核心的点还是在于自己。”
 
  相比英国留学生是不是水硕,Nancy感受最深的是学历整体内卷。她说,做人力工作,用同样的标准,在一堆简历里,十年前,也许能筛选出10份简历,现在则能筛选出100份简历。在需求数量变得更少的情况下,供需关系直转直下,那不少企业为了招聘效率,继续添加关键字也是企业的常见方式,“所以其实含金量没什么下降,因为学制、师资、课程时间,都没什么变化,只是供给量变大了,大家误以为它含金量下降而已。”